腾胜科技受邀参加汽车智能调光玻璃产业论坛

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,全景天窗已成为主流配置趋势。消费者对天窗隔热防晒、个性化场景切换的需求,正推动全景天窗向智能化方向加速升级,而智能调光玻璃凭借其动态调节特性,成为新能源汽车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亮点。值得关注的是,随着汽车集成化水平的提升,全景天幕调光系统将与智能座舱实现深度联动——通过感知驾乘者需求、环境光线变化等信息,自动调节透光率、隔热性能,甚至联动氛围灯、影音系统等座舱功能,让人车交互更趋智能,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智能出行体验。
汽车智能调光玻璃(又称可变色玻璃、智能电控玻璃),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电流调控或环境光线感应,实现透光率、隔热率的动态变化。这一技术在提升驾驶舒适性(如减少眩光、调节车内温度)、行车安全性(如防眩目后视镜)及能源效率(降低空调负荷)等方面优势显著。
目前全球汽车智能调光玻璃的主流技术路线包括DLC(染料液晶)、EC(电致变色)、SPD(悬浮粒子)、PDLC(液晶薄膜)四大类。从市场应用来看,EC技术因成熟度高、稳定性强,已在多款高端车型上实现量产搭载;DLC技术则取得实质性突破,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已正式上市,标志着其商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。现阶段,这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天窗、侧窗、后挡风玻璃及防眩目后视镜等场景,持续拓展智能汽车的功能边界。
调光技术分类及特性说明:
一、电致变色(EC)技术
基于电化学变色原理,通过离子在金属氧化物(如三氧化钨WO₃)中的迁移,实现玻璃光学特性的调节。
- 核心优势与性能:采用低电压驱动,具备低雾度特性及断电记忆功能;可呈现的颜色以灰色和蓝色为主。
- 关键制备环节:需制备透明导电电极(如ITO、FTO)、电致变色层(如WO₃)等核心功能层。
二、聚合物分散液晶(PDLC)技术
通过电场控制分散于聚合物基质中的液晶微滴取向:通电状态下,光线可顺利穿透;断电状态下,光线发生散射。
- 核心优势与性能:成本较低,颜色偏白,响应速度快(小于50毫秒,采用12V驱动),雾度可达90%以上,工作温度范围为-30°C至85℃。
- 关键制备环节:需制备透明导电电极及增透/增反膜系。
三、悬浮粒子(SPD)技术
基于电场对悬浮纳米粒子排列状态的调控:不通电时,粒子随机排布以吸收光线;通电时,粒子有序排列以允许光线透过。
- 核心优势与性能:可实现光线的连续平滑调节。
- 关键制备环节:需制备透明导电电极及增透/增反膜系。
四、液晶(LC)技术(含染料液晶DLC技术)
通过电场改变液晶分子取向调节玻璃透光率;其中,染料液晶(DLC)技术借助二向色性染料与液晶分子的协同作用实现调光。
- 核心优势与性能:基础LC技术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;DLC技术则兼具调光速度快、调光均匀流畅、高通透性及低功耗等特点。
- 关键制备环节:需制备透明导电电极及光学膜层。
广东腾胜科技开发的卷绕磁控溅射镀膜系统成为柔性EC膜量产的关键装备。该设备通过模块化设计,将直流磁控溅射与射频/中频反应溅射技术灵活组合,能在4.5微米厚的PET基材上连续沉积氧化钨等电致变色材料14。其镀膜速度与均匀性直接决定了EC玻璃的响应速度与寿命。